技术百科网

洋泾浜是什么意思(洋泾浜是啥意思)

来源网络

洋泾浜原本是上海黄浦江一条支流的小河,后用来当做上海两租界的界河,一度用作租界的代称。现已被填成一条马路,即今天的上海延安东路。

历史背景

洋泾浜原本是上海黄浦江一条支流的河名, 它东引黄浦江水经八仙桥西流,北通寺浜(今慈溪路、重庆北路一线)、宋家浜(今苏州河),西通北长浜(今延安中路),西南通周泾(今西藏南路)。虽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浜,却四通八达。

1845年11月,上海道台宫慕久被迫公布与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“商妥”的《上海土地章程》,同意把洋泾浜北、李家场(今北京东路外滩)南一带作为英人居留地。1849年4月,上海道台麟桂又屈服于法国驻沪领事敏体尼的淫威,宣布将洋泾浜南、护城河(今人民路)北划为法租界。从此,本来默默无闻的洋泾浜成了颇受瞩目的上海两租界的界河;而“洋泾浜”一词,则一度用作租界的代称。

扩展资料:

上海延安东路与洋泾浜

延安东路本为黄浦江的一条支流洋泾浜,1845年建立英租界时,成为南部界河。1849年法租界在上海县城与英租界之间的狭长区域设立,洋泾浜亦成为英、法租界的界限。1915年填平洋泾浜,又并入了两岸原有的小马路松江路(北岸上海公共租界)和孔子路(南岸上海法租界),成为全上海最宽阔的马路,经过两租界协商,最后定名为爱多亚路(Avenue Edward Ⅶ),名称源自英皇爱德华七世。1945年,国民政府收回租界后把道路易名为中正东路,经过多年发展,成为现在的延安东路。
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洋泾浜
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延安东路

标签:洋泾 啥意思